为弘扬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,助力乡村文化振兴,拓宽乡村儿童知识视野,增长见识和获取新知,7月15日,地理与旅游学院“萤火探兴--乡村振兴促进团”前往东营市垦利区东宋村开展学习、志愿服务等一系列活动。
魅力东宋编织美好,传统技艺的现代传承
东宋村的编织技艺,是以柳条、纸绳、苎麻等为原材料,通过编织、缠结、拼接等手法,制作出各种实用的生活用品和装饰品。
东宋村党支部书记丁开军、大学生村官李林涵、以及编织技术老师崔其云带领志愿者们参观编织展馆,为志愿者们介绍了编织作品及其使用的编织手法——凤尾,寓意龙凤呈祥,财源滚滚。据编织技术老师崔其云介绍,东宋村的编织技艺帮助了当地就业困难的老年人再就业,“编织工作在家就能干,随时都能干,每年能有固定的收入,每天都能有事可干,儿女幸福···”该地通过编织技艺2023年群众增收150万元。东宋编织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,增加了居民的幸福感,也让志愿者们深感我国民间文化的博大精深,领悟到应该尊重和传承民间文化,使其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。

“百万大学生进社区”挂牌仪式
为响应团中央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和全省“百万大学生进社区”社会实践工作安排,“萤火探兴志愿服务队”到东营市垦利区东宋村开展暑期“百万大学生进社区”社会实践活动。
东宋村党支部书记丁开军对志愿者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,他介绍了东宋村的基本情况,并希望不断加强沟通与协作,合力打造校地实践共同体。地理与旅游学院团总支书记宋高娃对东宋村的支持表示感谢,表示本次活动是将青年志愿服务融入基层社区治理,希望双方助力社区基层治理内涵化、常态化。随后地理与旅游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志勇与东宋村村委共同为东宋村“百万大学生进社区”实践基地挂牌。

以墙绘点亮乡村共绘乡村振兴新篇章
为响应国家号召,推进美丽乡村建设,志愿者们通过墙绘艺术,提升乡村环境,培育文明乡风。志愿者们在7月15日进行了绘画前期的实地考察,确定墙绘主题和设计方案。以“只争朝夕,不负韶华”为标语激励当地居民,为后续的墙绘艺术做好充分准备。

随着夕阳西下,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的第二天也圆满落下了帷幕。在这一天里,志愿者们收获满满,不仅增长了见识、锻炼了能力,更在实践中锤炼了品格、升华了境界。志愿者们将继续结合自身专业特长,到基层去、到农村去、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,学以致用、躬身实践,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。
撰稿:潘姿含
初审:宋高娃
复审:王志勇
终审:秦 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