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引导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,长才干做贡献,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,薪火青乡传承队7月7日8名青年志愿者满怀热情奔赴潍坊市青州市开展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。
青春承文脉,忧乐润青州
青州,这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,于7月7日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与知识盛宴。一批怀揣着对历史敬畏之心与对知识传承热情的青年志愿者们,走进范公亭公园的三贤祠,掀开了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序幕。

祠内庄严肃穆,空气中仿佛弥漫着历史的气息。在讲解员生动细致的讲述下,北宋名臣范仲淹、欧阳修、富弼主政青州时的卓越政绩与不朽篇章徐徐展开。志愿者们怀着崇敬之情,聆听着先贤们的故事,他们的事迹在讲解中变得栩栩如生。范仲淹将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的崇高理想化为具体惠民实践,欧阳修留下吟咏青州的诗篇,富弼力保一方安宁的事迹…… 这些故事深深触动着在场的每一个人。站在先贤塑像前,那“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”的古训仿佛穿越时空,在当代青年心中激荡起强烈的使命感。志愿者们深知,这份忧乐精神正是滋养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文化根基。

带着对先贤精神的深刻思考,志愿者团队踏上了探寻古城印记的旅程。宋代城墙遗址区成为他们的第一站,俯身仔细观察深埋地下的砖石基址,层层叠叠的夯土痕迹,虽已沉寂千年,却依然在无声地诉说着青州作为宋代“海岱都会”的繁华盛景。移步至保存相对完好的明代城墙,高大雄浑的墙体、轮廓清晰的瓮城结构映入眼帘。志愿者们结合自身专业知识,热烈探讨着古代城防体系的精妙设计,并详细记录城墙的风化、保护现状。随队指导老师强调:“这些城墙遗迹不仅是砖石,更是青州古城‘活着’的历史记忆。保护它们,就是守护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的根脉。”
青春践行新思想,支教赋能助振兴
在实践活动中,青年志愿者们充分发挥自身的知识优势,结合自身的专业,在地理小课堂上,志愿者们用地图带领孩子们认识大洲大洋,了解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。他们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,与小朋友们进行互动,成功激发了孩子们对地理知识的求知欲和探索欲,进一步拓宽了孩子们的知识视野。

这次实践活动不仅让志愿者们深入探寻了青州古城的文化印记,更让他们有机会将知识传递给下一代,培养孩子们的爱国情怀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。志愿者们表示,这是一次有意义的旅程,他们在传承文化的同时,也收获了成长与感动。助教活动传递了知识与关爱,大学生志愿者们也在实践中锻炼了能力,增强了社会责任感,以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。
撰稿:魏红琛 徐国红
摄影:邢丽爽王玉琼
初审:宋高娃
复审:王志勇
终审:秦拓